- 当前位置
- 校内新闻
诵纳兰美词 伴少年成长——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第三届“纳兰诗会”成功举办
2020年10月16日 佚名
2020年10月16日,北京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,第一届纳兰文化艺术节——暨纪念纳兰性德诞辰365周年最美纳兰词诗会胜利举办。
在第三届纳兰诗会中,我书院师生将朗诵佳作献给伟大的词人,展示生动高雅的纳兰校园文化。在纳兰诗词中,读纳兰、诵纳兰,感受诗词之美,品味古典文化之隽永,培养家国情怀、树立人文精神,书院师生正在成为优秀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。
初一年级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诗会,却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朗诵表演,将千古名篇中的深沉哲思、至情至性展现的淋漓尽致。初一年级各班均朗诵了《少年中国说》这一篇目,为我们展现了今日之少年为实现“中国梦”不懈奋斗的昂扬斗志,振奋了在场全体师生的精神。随后,各班进行了自选篇目的表演,一首首诗词曲赋浓缩着深情厚谊、积淀着智慧结晶、映射着理性光辉。
初一(1)班学生朗诵了被誉为“乐府双璧”之一的《木兰诗》,生动演绎木兰女扮男装,替父从军,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后,回家团聚的故事。用高亢的嗓音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保家卫国的热情、勇敢善良的品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;
初一(2)班学生集体朗诵李白的经典篇目《将进酒》,展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“诗酒文化”。雷佳祎同学抑扬顿挫、铿锵有力声音让全体师生感受到李白的豪纵狂放、酣畅洒脱。全班同学的齐诵更是使得饱满的情感入江河流泄,不可遏制;
初一(3)班师生选择毛泽东主席的名篇《沁园春·雪》进行表演,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声音、昂扬饱满的状态将这首词展现的荡气回肠、气壮山河,对“风流”的含义做了最具体的诠释;
初一(4)班学生身着文雅清秀的服装为我们带来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的朗诵。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同学们诉说着世间数不尽的豪情和思念,现场挥毫写下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寄托着无限情思;
初一(5)班学生带来纳兰性德诗词联诵《浣溪沙》《木兰花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《长相思》《明月棹孤舟·海淀》,展示了容若词清丽婉约、哀感顽艳、格高韵远的魅力。随后全体学生齐诵《梅梢雪·元夜月蚀》,展现出正青春少年的蓬勃朝气。
诗会特邀嘉宾,北京一零一中学著名语文教师、双榆树校区语文教学顾问宁云平老师,
盛赞初一年级各班朗诵十分精彩,赞扬了各班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把握到位。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朗诵艺术对一个人的引领与帮助是巨大的,希望孩子们多朗诵,多写作,让朗诵伴随成长,将生活与艺术融合。
初二(1)班陶彦睿老师选择朗诵长篇乐府诗《琵琶行》。王铭暄同学声貌结合地为我们演绎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,将琵琶女不幸的经历娓娓道来,令人泣下。全班齐诵音韵和谐,真切动人,满座重闻皆掩泣;
初二(3)班各个都是当年的李白,他们举杯邀明月,豪饮高歌,将那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、悲愤与抗争的情怀、豪纵狂放的个性在小小的朗诵舞台上大开大阖地演绎,充分体现了七言歌行的魅力。
初二(4)班,一脸稚气的范仲淹,手持折扇,在洞庭湖畔,观晦明变化、风雨阴晴,论“迁客骚人”“览物之情”,动静相生,抑扬顿挫,文词典雅,音节和谐,朗诵艺术之美仿佛可以带我们穿越千年,遇见滕子京,相约范仲淹,去谈“古仁人”。
初二(5)班,一身戎装,塞外关山,巾帼不让须眉的“花木兰”真是闪亮夺目。不必去电影大片中去寻找木兰,也不必担心古文的深奥难懂,看看5班朗诵表演,你就知道北朝的民歌多么富有浪漫色彩,你就领略到语言文字也可极具匠心,战争的冰冷根本掩盖不了生活的温馨。孩子们的朗诵生动精彩,神气跃然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初二(6)班,一个字“美!”,再加一个字“仙!”《水调歌头》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,学生们的朗诵,真可谓“逸怀浩气,超然乎尘垢之外。”清新与柔美兼得,乐观与旷达并济,观众在如此的视听享受中,仿佛就在与我们热爱的苏轼探讨着人生的意义。
本届诗会顺利举办,倾全校之力,各部门携手相助。“纳兰书院”的诗词实践课程正在将“人文奠基”的意旨逐渐变为扎实努力的行动。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也正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,用活泼典雅、生动多样的特色课程将“纳兰书院”办成海淀区、北京市、乃至全国闻名的优秀书院,让在书院学习的师生们在纳兰故地追慕纳兰才思,传承中华文化。